《阿Q的罗曼史》作为上海戏剧学院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一陆花开”的作品演出季中,于2019年11月登陆美国纽约外百老汇Theatre Row剧场及纽约电影学院。
(图:上海戏剧学院孙惠柱教授带领《阿Q的罗曼史》剧组临行合影)
《阿Q的罗曼史》在时报广场旁的外百老汇Theatre Row剧场于11月20至24日演出五场,在纽约电影学院于11月26日演出一场。出国演出困难不少,美国剧场的ETC灯光控台国内很少用,雇佣工会技师又太贵。灯光设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张弛在老师安排下先去京剧院学了ETC控台的操作,并带去一台便携式MA2控台备用;为节省成本,剧组用人力车将布景和道具箱运进剧场,并在纽约找到中国留学生提供技术协助。全体学生齐上阵参与装台,高效精准地完成了工作,在Theatre Row用自带的MA2控台完成灯光编程,在纽约电影学院则用ETC控台进行灯光编程,保证了演出的顺利进行。
(图:剧组成员齐上阵参与装台)
演出受到纽约《Broadway World》《Beyond Chinatown》《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侨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孙老师还接受《星岛日报》的采访,就《阿Q的罗曼史》的创作初衷与思想旨趣作了介绍,该报于2019年11月26日刊登“《阿Q的罗曼史》总导演孙惠柱推中国戏剧普及化”一文。演出吸引了大批纽约及周边城市的热情观众,有戏剧教授等专业人士,也有自发购票观看演出的普通市民,每场演出都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就座率,现场气氛热烈。
(图:外百老汇Theatre Row剧场演出剧照)
(图:剧组成员在纽约电影学院合影)
(图:剧组成员在11月26日演出结束后合影)
11月23日,孙老师在演出后与剧组成员就热心观众的提问进行了四十余分钟演后谈。纽约大学谢克纳教授高度赞赏本次演出,他说:“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部作品的简洁和直截了当,演员的行动和节奏,以及录制音乐与现场音乐的结合都非常棒!你们很好地利用了剧场的空间,我也很喜欢影子戏,它和戏曲丑角的风格都暗示着人是身不由己的木偶。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精彩的、充满戏剧性的作品。”他还对这个一百多年前的老故事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个人的思考。耶鲁大学导演系主任戴蒙德教授表达了对演出的喜爱与祝贺,“音乐剧是美国人非常熟悉的传统形式,你们完美地结合了优美的中国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的肢体喜剧,以及来自中国戏曲的讲故事技巧,这更令人振奋。”也有观众提问,阿Q是鲁迅笔下广为人知的人物,如何让外国观众也能理解“阿Q精神”? 编剧、总导演孙惠柱,导演张影伦以及演员们就不同的问题分别给出了解答;谢克纳和戴蒙德教授也举世界文学的例子说明了阿Q这一人物的普遍性意义。
(图:纽约大学谢克纳教授发言)
(图:耶鲁大学导演系主任戴蒙德教授发言)
此番出行,剧组成立了临时党小组,推选贤骥清老师负责。贤老师总结道:“剧组团结一致、和谐融洽、亲如一家。在孙老师带队下,师生之间平等友爱、配合默契、齐心协力,克服了时差、温差、转场等困难,全心全意地投身工作,取得了演出的顺利成功,得到了纽约观众的好评,体现了上戏人的家园精神和专业精神。这次美国之行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之旅,更是一次温馨美好的上戏家园精神之旅”。18级本科生王桓非常兴奋,“我学到了与平时风格不同的戏剧形式,我们还把高甲戏带到了美国,弘扬了中国戏曲。我们还去看了百老汇音乐剧,也感到非常震撼,了解到美国戏剧的专业水准,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非常感谢老师和领导给予的这次难忘的经历。”
我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项目,秉承“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将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从技能型人格培养向综合型人格培养的转变,探索建立个性化和自主性的“学生学习菜单”。将学生创新创业作品从校内推到校外,从国内推到国外,上海戏剧学院希望通过“花开”系列演出季持续精选学生“大创”作品在校外售票公演,接受市场和社会观众的检验,完成从作品到产品的转变,从“盛放”到“结果”,给予学生原创作品一个展示实践与创新成果的舞台。此次赴美演出的海外实习实践经历,将引导学生在文化浸润和深度交流中提升专业能力和艺术修养,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提升我校的海外影响力。